创新格致 科教兴学
务实高效 客户为上
当前位置:
| |||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
本专业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管理,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环境的调查、监测、评价和治理。水文地质专业又叫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宽的地下水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素质高、有创新精神,适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 |||
序号 | 型号 | 名称 | 用途 |
1 | 用于测定毛细水上升高度及演示毛细水运移转化规律。 | ||
2 | GZH002 | 土壤渗吸仪(土柱仪) | 室内进行均质土壤土柱的上渗或下渗实验时,测得不同时刻土壤剖面的含水率和吸力分布。 |
3 | 1、选择一种砂样,求取均质或层状土层理论给水度; 2、测定包气带任一点负压,分析其变化特点; 3、研究均质土层包气带负压与含水量的关系。 | ||
4 | 主要用于测定试样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 | ||
5 | 观察降水与降水入渗过程。可完整显示河间地块潜水补给、排泄特征及空间的分布状态,地下分水岭的形成、迁移、并运用地下水运动基本定律分析水文地质问题。 | ||
6 | GZH006 | 电动潜水完整井抽水模拟系统 | 1、了解地下水向潜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时水头分布情况及浸润曲线(潜水面)的变化特点; 2.利用地质物理模型研究地下水向潜水完整井稳定运动的方法,计算渗透系数和水位; 3.了解潜水完整井抽水的方法,学会抽水试验资料的整理; 4.模拟地下水受不同污染时,采用不同处理剂的净化效果。 |
7 | GZH007 | 承压水模拟演示系统 | 1.运用达西定律的基本观点分析讨论水文地质问题; 2.分析讨论承压含水层补给与排泄的关系,观测天然条件下泉流量的衰减曲线。 |
8 | GZH008 | 电动承压完整井抽水模拟系统 | 1、观测地下水在不同水力条件和二维运动状态下,地下水中溶质迁移和转化的规律; 2、了解地下水向承压完整井稳定运动时水头分布情况及承压面的变化特点; 3、利用地质物理模型研究地下水向承压完整井稳定运动的方法,计算渗透系数和水位。 |
9 | 1、直观展示地下水个不同级次流动系统以及流动系统规模和数量的变化; 2、再现托特关于二维均质各向同性小型潜水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中会出现的局部、中间、区域三种不同级次的流动系统。 | ||
10 | GZH010 | 电动地下水平面渗流实验模拟系统 | 通过该套系统,模拟实际渗流区的矩形条块,对各要素进行观测,运动规律用裘布依方程形式进行水头断面描述,计算任意断面水头值。 |
11 | 1、测定砂砾石试样的渗透系数K; 2、证达西公式,适用于稳定流条件; 3、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 ||
12 |
1、验证达西公式,既适用于稳定流条件也适用于不稳定流条件; 2、测定两种砂砾石试样的渗透系数K。
| ||
13 | 加深理解渗透流速、过水断面、水力梯度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 ||
14 | GZH014 | 双环渗水实验仪 | 测定包气带非饱和松散岩层的渗透系数。 |
15 | 探讨地下污染物的迁移与修复、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溶质迁移的影响、污染物的吸附、生物降解及自然衰减过程。 | ||
16 | 1、观察有入渗补给的潜水二维稳定流的渗流现象及特征; 2、求降雨入渗强度W值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值。 | ||
17 | 1、观测圆形定水头边界潜水井流的水动力现象; 2、利用实验资料求含水层渗透系数; 3、利用抽水井水位和补给边界水位,用裘布依井流公式计算观测孔水位值,并与实测值对比。 | ||
18 | GZH019 | 绕坝渗流演示仪 | 1、运用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来分析坝下防渗帷幕的防渗原理; 2、观察水流的液态类型-层流。 |
19 | GZH020 | 单帷幕绕坝渗流演示仪 | 观察水流的流态类型层流,熟悉坝下渗透水流运动的运动特征与规律,运用达西定律分析坝下防渗帷幕的防渗原理。 |
20 | GZH021 | 双帷幕绕坝渗流演示仪 | 了解水工建筑的机构,观察水流的流态类型层流,熟悉坝下渗透水流运动的运动特征与规律,运用达西定律分析坝下防渗帷幕的防渗原理。 |
21 | GZH022 | 入渗与渗流模拟实验装置 | 1、了解潜水平面稳定运动时水头分布情况及浸润曲线(潜水面)的变化情况; 2、直观了解水在地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物理过程,了解地下水补给方式、地下水稳定运动的渗流特征、进行相关实验及参数测定; 3、利用地质物理模型研究地下水平面稳定运动的方法,并计算渗透系数和水位。 |
22 | 测定电模型的等电位线(相当于等水头线)绘制流网图,根据流网计算渗流量、任意点的速度和水头。 | ||
23 | GZH024 | 河间地块地下水稳定运动模拟渗流槽 | 观察有入渗补给的潜水二维稳定流的渗流现象及特征。 |
24 | GZH025 | 淋溶、吸附实验装置 | 用于土柱(或有害废弃物)渗滤和淋溶实验。 模拟污水的渗入过程,研究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吸附、转化、自净机制,确定包气带的防护能力。 |
25 | GZH026 | 间歇泉成因实验装置 | 展现间歇泉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并能进行相关试验及参数测定的多功能岩溶间歇泉成因。 |
26 | GZH027 | 单裂隙迁移实验装置 | 花岗岩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地质屏障,其所含裂隙形成大量“通道”为废物在地下水运移提供条件,研究其迁移规律可为管控高放废物等问题提供理论数据。 |
27 | GZH028 | 多裂隙迁移实验装置 | 研究花岗岩多裂隙迁移规律,为管控高放废物等问题提供理论数据。 |
28 | GZH029 | 扩散实验装置 | 直观展示花岗岩扩散情况,通过换取中间花岗岩片进行多组实验。 |
29 | GZH030 | 一维溶质弥散实验装置 | 利用土柱观测一维土柱溶质迁移情况,求出水动力弥散系数。 |
30 | GZH031 | 二维溶质弥散实验装置 | 模拟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空间特征以及溶质运移过程中水动力弥散系数的变化规律。 |
31 | GZH032 | 三维水动力弥散实验装置 | 模拟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空间特征以及溶质运移过程中水动力弥散系数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深刻理解弥散理论。 |
32 | GZH033 | 对流-弥散实验装置 | 模拟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展示对流-弥散过程。 |
33 | GZH034 | 自循环河道水槽及供水管路(含自动记录仪) |
1、均匀沙的起动流速实验:观察均匀沙的起动过程,实测垂线平均流速或断面平均流速,观测水位,掌握水面比降; 2、沙波运动和推移质输沙实验:观察沙波的形成、沙波形态及其运动特征;认识沙波运动床面上推移质泥沙运动的集体形式;分析沙波运动对水流阻力的影响,了解推移质运动,计算推移质输沙率; 3、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实验:加深对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上稀下浓”一般规律的认识; 4、弯道水流特性试验:观察弯道水流的水面横比降,表面水流与底板水流的流向,底沙运动方向,观察水流动力轴线的沿程变化。 |